佛教香爐及點香的涵義及用意?

完整精彩內容,詳閱【佛學Q&A精典 第一集 請示 1】:
一者是淨化道場:因佛陀講經說法時人很多,又印度天氣炎熱,致使道場瀰漫這些體臭、汗臭等不好聞的味道。而佛陀講經說法時,有很多的國王長者或在家居士會購買高貴的沉香、檀香,將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佛前及四周圍的鐵盤或銅盤上來點燃(當然下面會舖一層香末),如此便可達到除臭及驅蚊的效果。
二者可令聽法之人,心神安定。以中藥材而言,沉香除有安神定氣之效,尚有行氣活血之療效,在傷科藥中就有這一味。故聞到沉香的味道,心便能安定,專心聽佛開示,又能莊嚴道場,此即為點香的由來。但傳到中國,就演變成現在所見的圓圓的香爐,有香腳可以插的立香,原始佛教是沒有這種香的,只用沉香片或檀香片切成細細的一片一片來點而已。